close
要活就要動!逾7成國人無規律運動
【華人健康網 記者黃曼瑩/台北報導】 2012年10月8日 00:05
要活就要動!這一句話所言不假,因為根據國家衛生研究院溫啟邦教授利用台灣一個大型分析各個不同運動量的健康效益,研究發現,與不運動的人相比,每天運動15分鐘(每週約90分鐘)是可以減少14%總死亡、10%癌症死亡及20%的心血管疾病死亡,延長3年壽命。
依據行政院體育委員會2011年運動城巿調查結果顯示,國人無規律運動習慣之比率高達72.2%。世界衛生組織直接指出每年有6%的死亡率與身體活動不足有關,僅次於高血壓(13%)、菸品使用(9%),以及高血糖(6%)之後,有超過200萬死亡人數可歸因於靜態生活。
世界上約60-85%的成人過著靜態生活,缺乏運動已成為影響全球死亡率的第四大危險因子,靜態生活除了增加死亡率,還會使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的風險加倍,並增加大腸癌、高血壓、骨質疏鬆、脂質失調症、憂鬱、焦慮的風險。
此外,大約21-25%乳癌及大腸癌、27%糖尿病與30%的缺血性心臟病,也因身體活動不足所造成。
國民健康局表示,民眾應該養成規律運動習慣,對於預防心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脂以及高血壓等,都有顯著的效益,並可降低罹患癌症的風險等。成人只要每周運動累積達150分鐘、兒童每日運動累積60分鐘,就能有足夠的運動量。
建議成人每天運動30分鐘,可分段累積運動量,效果與一次做完一樣。例如上下班(學)通勤時間與中午休息時間分段進行,每次15分鐘分2次或是每次10分鐘分3次完成,只要每天持之以恆,就能保持健康,體能也會增強。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